您好,欢迎来到库媒体网!

这件事情,爸爸参与越多,孩子越乐观!

2020-07-17 11:07:19 来源: 库媒体 作者:Admin 浏览次数:486

据《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》数据显示:超过55%的家庭,由妈妈担当陪伴孩子的主力,而爸爸陪伴较多的家庭比例,只占12.6%,甚至还没有爷爷奶奶(外公外婆)的陪伴多。


“我负责赚钱就行。”

“事业就够忙了,回家想躲个清闲。”

“小孩心理哪有那么脆弱,我小时候不也这么长大的?”

……


在很多家庭中,持这样观点的爸爸并不在少数。


作为爸爸的你

在家庭教育中是否缺位?


描述现实中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现象,有个说法叫丧偶式育儿


丧偶式育儿,并非最终结果。作为新的行为作用,它又会产生一系列的反作用。在中国式家庭中,这就体现为:


当孩子拥有一个隐身爸爸的同时,老天还会“附赠”给他一个焦虑的妈妈。如此,孩子很容易会被妈妈以爱之名约束。


热播网剧《隐秘的角落》里,朱朝阳妈妈周春红的“爱”就成为了儿子朝阳成长的天花板。妈妈的焦虑在儿子身上显露无疑,妈妈关心的只是朝阳的成绩,却忽视了朝阳内心真正的需求。


几次逼儿子喝牛奶的镜头,正是妈妈周春红心中焦虑的体现。周春红坐到儿子床边,催促道:“喝吧!”


因为不情愿,也因为牛奶还比较烫,朱朝阳喝得很慢。可妈妈立刻不乐意了。她夺走杯子,尝了一口,直接否定掉了儿子的感受:“有那么烫吗?”


隐身的爸爸、焦虑的妈妈、压抑的孩子。


这样的情景,你是否很熟悉?


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家庭?


爸爸缺位、母亲焦虑,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,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堪忧。


尤其是爸爸的缺位。


爸爸是力量的象征,一旦失去与爸爸的这份链接,孩子很难在心上升起强大的力量,去应对未来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浪。


家庭教育中

父亲不再缺位


反之,如果爸爸积极参与孩子教育,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结果?

心理学专家经过1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:家庭教育中,爸爸参与得越多,孩子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,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。

在跟孩子的日常互动中,爸爸更善于引导孩子的心态往积极的方向靠拢。因为爸爸的理性和担当,有助于孩子及时并适当地调整自己悲观消极的心态及看法。

孩子天生的好奇心,更多地会因为爸爸而得到满足。爸爸对孩子冒险行为的适当鼓励、对孩子的肯定,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乐观。

一个简单的例子,孩子摔倒时,父亲会说:走路怎么不注意,站起来,往前走,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。

于是,孩子没有再哭,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。爸爸在后面拍手说:“好样的!”如此,孩子充满了自信。

此外,父亲更愿意多带孩子出去运动。在运动中分泌的多巴胺,是一种神经传递物质,是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。中枢神经系统中,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。也就是说,当人兴奋快乐的时候,需要传递的脉冲增加,多巴胺分泌就会增加。坚持运动锻炼,能很好地释放负面情绪,有效提升情绪的积极性。

父亲的积极参与,满足并引导孩子的好奇心,鼓励并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在成长中形成更积极的行为模式。

电影《怦然心动》中,女主角爸爸不仅参与孩子的教育,更以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心灵健康、人格健全的人为目标。如这位爸爸所愿,女儿也确实成为了这样一个人。

爸爸敏锐观照到女儿的情绪,并能恰如其分地给予引导。他不讳于向女儿承认自己的贫穷,带着女儿去探望患有精神疾病的叔叔,鼓励女儿多观察多思考……

他不断激发着女儿对世界的热爱,在这样的教育中,女主角长成了一个智慧、善良、包容、有创造力的人。


古语云:“养不教,父之过。”当被错误知见误导并缺位孩子教育时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


反之,若父亲在家庭中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,以自己的成长引领孩子不断成长,孩子就能成长为有智慧、有担当的人。


积金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尽守;

积书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尽读。


如此,能长久地留给孩子的是什么?

作为父亲,你留给孩子的又是什么?

[责任编辑:Admin]
[若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]

茶文化

茶教会了我“三心”:

有一次在一个茶馆里喝茶,看到收银台不时来几位...

世间多烦忧,不如吃茶

明朝,中国茶叶漂洋过海,饮茶之风席卷欧洲大陆...

茶道与茶艺,一茶一世

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,也被认为是修身...

茶叶是一种治病的树叶

茶界唯一院士陈宗懋说:饮茶一分钟,解渴;饮茶...

你的气质,见茶如是

喝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更融入了你的气质。不用...